2008年5月7日 星期三

陳健民﹕失落的沙龍文化(一) 2008年3月31日

【明報專訊】台灣總統選舉受到華人世界的重視,在台北動員大會的現場就能感受到。在國民黨的宣傳攤位外,我就碰到一位香港朋友獨個兒在看臉上塗上青天白日旗的老太太在派發單張;在民進黨的晚會上,蕭美琴聲淚俱下地牽動群眾情緒,我卻收到在場的香港朋友傳來短訊說聽不懂台語。如果不是中國政府不願太多人在此敏感時刻到台觀選,相信情會更熱鬧。原本與我同行的一位北大教授便是因為被攔在國門之內,在電郵中連連感嘆,錯失世紀盛事。

研究指台民主化與日韓齊名

研究民主化的學者亦覺得台灣民主化是一個難能可貴的經驗。Freedom House近年評價台灣的公民權利為最高的1分(最低是7分),政治權利為2分(中國大陸只有6與7分),在亞洲與日本和韓國 (南韓)齊名成為最民主的社會。Lawrence Whitehead認為台灣民主化與近30年的「第三波」民主化歷程相異之處,在於其身處的外部環境。蘇聯的變革為許多東歐國家民主化提供空間,但台灣卻要面對一個超穩定的大陸專制政權,當年「黨外」的生成亦非得到美國扶植。東歐和拉丁美洲國家因為鄰國民主化的「混雪球效應」而捲進其中,但台灣在華人世界中(大陸、香港、澳門、新加坡)卻是民主的孤島。台灣的殖民歷史和非殖過程,並未像許多戰後新興國家般可承傳宗主國的民主,換來的只是城市的悲情。亞洲的跨國組織(如東盟)亦沒有像歐盟般有明確的民主信念,成為整固區內民主的力量。這樣說來,台灣的民主動力主要是由本土孕育而出,在極度艱險的外部環境中掙扎長成。

好像大選前一個下午,一批台北學者朋友就相約在「藤居」聚首暢談選情(下圖)。這所茶室坐落在鬧市中一條幽靜的小巷,一一椅古意盎然,女主人一身樸素衣服,帶著茶香穿插在客人當中。原來藤居前身便是「紫藤廬」,是當年黨外人士慷慨激昂、月旦政事的落腳點。那個下午,朋友們或戲言這次大選是「沒落的貴族和解放的農奴」的戰爭,亦有出示最新(卻不能公布)的民調數據,分析「一中市場」和「西藏問題」如何為民進黨「逆轉勝」提供機遇。這批朋友不少曾是綠營的支持者,如今都掛上淺藍色,只恨民進黨爛得太快,國民黨更新太慢。那個下午,雖然沒有電視上藍綠名嘴的滔滔雄辯,在儒雅和理性的氛圍中,我卻看到台灣公民社會的新氣象。(待續)

0 意見: